324吃请_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
弟弟小说网 >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> 324吃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324吃请

  接下来的几天,小王同学埋头苦干,吭哧吭哧的踩缝纫机,做了十多双鞋垫,两边家人都有,每人起码两双。

  唐植桐则继续在单位完善推广考核方案。

  随着走访的深入,在押运这一方面,唐植桐发现每个人的工作方法不尽相同。

  虽然四九城押运员都能完成按站、按点的上下包任务,但也偶有差错。

  想来想去,唐植桐还是决定去找方圆沟通。

  “圆哥,咱们要不要趁这次机会完善一下工作制度?”唐植桐将自己发现的问题说给方圆听以后,提出了自己的设想。

  “你这个想法很好,不过,你个人的时间上,来得及吗?”方圆翻了一下日历,马上就月底了,唐植桐要入学。

  “我列出纲要来,慢慢完善,这工作读着书也能抽时间来做。”唐植桐决定自己加加担子。

  “行,那你就放手做!”方圆痛快的答应下来。

  唐植桐并不是脑子一热,他想把制度上的东西形成文字规范,然后拿着规范,向叶志娟抛出标准化的概念。

  这样一来,就可以说是自己在工作过程中深入调查、思考、总结出来的,不显突兀。

  标准化,据说在秦朝时就有雏形,但后面没能传下来。

  唐植桐之所以想抛出标准化的概念,一方面是尝试加强国家在世界上各行业的话语权,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给各行业带来的效益。

  通过将生产过程标准化,可以更准确地发现问题和解决困难,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,同时还能预防缺陷产品、操作失误和事故的重复发生,提高产品的品质,节约生产资料、提高效率。

  唐植桐看过一些那只小兔子的动画片,蜜月期因为标准化的问题,被吊打、调教……

  尽早实行标准化,不仅可以让工业往前迈一小步,还能让工业发展少走几年弯路。

  在唐植桐快马加鞭的赶工下,周五给了方圆一稿考核方案,邮件押运的规范手册不仅列出了提纲,还充实了部分内容。

  规范手册是唐植桐给起的名字。

  手册第一项是火车邮件押运工序流程图,里面列出了押运员的八项任务及所需对应技能。

  接下来把八项任务分别作为不同单元来介绍、规范。

  这八项任务分别是邮件的接收、不合规格邮件总包的处理、缮制邮件路单、邮件总包的勾挑核对、卸交邮件总包、业务单据的处理、邮政车厢内邮政袋捆堆码、邮件袋的处理等。

  星期六的时候,唐植桐在办公室伏案奋笔疾书,却迎来了不速之客。

  “桉子,忙着呢?”万向阳脸上挂满了笑,进门就跟唐植桐递烟。

  “阳哥,这是有啥喜事?咱妹妹的通知书下来了?”唐植桐放下笔,站起身来接烟,猜测道。

  “哈哈哈,对!昨天收到的。”万向阳开心的说着,掏出火柴给唐植桐点烟。

  “这可是大喜事,哪个学校?”唐植桐凑上前,点着,问道。

  “嘿嘿,钢铁学院。”万向阳言语里带着自豪。

  “嚯!北大清华钢老三,八大院校之首,咱妹妹很厉害啊!”唐植桐竖起了大拇指,钢铁学院是八大院校之一,现下的招牌非常响亮。

  万向阳已经高兴傻了,夹着烟,嘿嘿直笑。

  所谓八大院校,是建国初期成立的国家重点院校,分别是地质学院、航空学院、矿业学院、石油学院、钢铁学院、农机学院、林学院和医学院。

  八大院校在四九城北,位于学院路两侧,可以算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学城。

  在八大院校中,最受百姓青睐的就是钢铁学院,素有“穷石油、富钢铁、了不起的大矿业”之称,根本不愁就业。

  “走,下馆子!我请客。”万向阳笑了一会,说出了今天来的目的。

  “阳哥,咱在食堂吃点吧。”大喜的事,万向阳开口,唐植桐没有拒绝,建议道。

  唐植桐上次跟小王同学在外面吃了一顿,饭菜涨价,万向阳还要给妹妹置办上学的东西,正是缺钱的时候。

  “嘿嘿,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。向红已经在馆子里等着了,快走吧。”万向阳依旧是咧着嘴笑。

  “得嘞,那我就逃个班!”万向阳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,唐植桐收拾了一下,锁上门,跟着万向阳走了。

  这次,唐植桐没有跟方圆请假,万向阳没请他,自己请假怎么说都不合适,索性先斩后奏,如果方圆不问,此事也就这么糊弄过去了。

  说实话,万向阳今天的表现有失水准,但唐植桐能理解,他最在意的妹妹脱离苦海、前途无量,他没跟范进一样迷了心窍已经算内心强大了。

  万向阳找的馆子在陶然亭公园西门附近,离押运科并不远。

  陶然亭虽然名字里带“亭”,却以前却不是凉亭,而是十里长亭的亭,有三间敞厅,这和满清时科举制度以及集中在南城的会馆有关。

  进京赶考,参加的是会试,三年一次。

  全国各地的举人们会在中举后动身进京,参加乡试次年的会试。

  由于会试录取名额有限,车马很慢,路途很远,会馆只给报销进京时的单程路费,限于成本、享受、体力等各方面原因,大多没有金榜题名举人们就会滞留京城“复读”。

  文人嘛,不事劳作,闲了总想听点小曲、看点风景啥的,但内外城里大多是皇家园林,于是陶然亭这犄角旮旯就成了他们的首选……

  当时的文人有一定的话语权,于是传着传着,陶然亭就成了一景,可谓三人成虎。

  解放后,上面把改建陶然亭,坐实了四九城一景的名头。

  陶然亭公园西边以前是监狱、义地、田地、寺庙等,但随着建设的开展,这边的单位越来越多,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也越来越高,这里就慢慢有了不少馆子,万向阳找的这家就是其中一个。

  小王同学曾就读过的舞蹈学校就是几年前搬过来的,刘悦下半年也会在这边任教。

  唐植桐跟着万向阳的走进馆子,就看到一短发姑娘在收银台跟服务员讲道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567.cc。弟弟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dd56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