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七章:朱元璋为朱棣未来准备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弟弟小说网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三百一十七章:朱元璋为朱棣未来准备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百一十七章:朱元璋为朱棣未来准备!

  或许认为,是因为这种严酷刻薄,所以才得老头子赏识吧。

  这家伙回朝做官后,变得更加严酷刻薄。

  老头子曾批评过陈宁。

  洪武九年,他被贬后,发生了一件事。

  陈宁长子劝说陈宁,被陈宁捶打几百下,活生生被打死。

  这事传到老头子耳中,老头子就评价一句:‘陈宁对儿子尚且如此,对君父会是什么心肠?’

  这话传到陈宁耳中。

  陈宁或许是恐慌吧。

  以前和胡惟庸走的并不亲近。

  可从洪武九年,二人迅速亲近。

  这些都是毛老六告诉他的。

  这个退下来的锦衣卫头子,就是一本官场百科全书。

  朝中、地方大员,就没有毛老六不清楚的。

  “陛下,胡相请臣向陛下递交请辞书,请陛下准许,同时胡相还举荐韩国公为陛下分忧。”

  陈宁刻板的声音,打断朱棣思绪。

  朱棣不由笑了。

  李善长请辞举荐胡惟庸。

  胡惟庸请辞举荐李善长。

  他们师生是把大明相位,当自留地了?

  他百分百肯定,老头子此时,一定很生气。

  余光悄悄向龙庭看去……

  朱元璋眼中恼怒一闪而逝,从折返小太监手中取过折子……

  李善长紧张看着朱元璋、朱棣。

  片刻后,朱元璋放下折子,视线移动,落在李善长身上:“百室,胡惟庸推荐你,你是他的老师,他是你的学生,当初你推荐他,现在他推荐你,你有没有信心接过这副重担!”

  噗!

  朱棣没忍住,笑出轻微声响,忙低头。

  朱标听到动静看来。

  朱棣肩头微微耸动。

  老头子真是太搞笑了。

  这话分明就是暗示,朝廷的相位,都快成你们老师学生的自留地。

  还问李善长有没有信心。

  都把话说成这样。

  就差直接问:你们师生要不要脸了?

  李善长一颗心坠到冰窟,努力挤出笑容,低头,“陛下,老臣年老体衰,实在已无心力,担任左相重担,请陛下体恤!”

  百官同情看着李善长。

  这段时间,李善长积极活动,谁不知道。

  上折子举荐李善长的,更是数不清。

  忙碌这么多天,皇帝就轻飘飘暗示一句,你们师生还要不要脸了?

  李善长就得打碎牙,和着血,往肚子里吞。

  哼!

  朱元璋瞥了眼李善长,心中微哼。

  “你追随咱这么多年,劳苦功高,到了这个年纪,咱岂能不体恤,倒是刘伯温这些年,躲到青田老家,享了几年福,咱准备让他来接替胡惟庸,担任左相,你说如何?”

  李善长惊愕抬头。

  百官惊愕。

  朱标也满脸诧异。

  就连朱棣,都一脸诧异。

  刘伯温当宰相?

  这是历史上从未发生的事。

  百官余光,下意识看向朱棣,谁不知,刘伯温是朱四郎请回来的。

  而且,朱四郎还救过刘伯温的命。

  皇帝任命刘伯温担任宰相,是否和朱四郎有关系?

  朱元璋居高临下,视眼开阔,把众人神色尽收眼底。

  不过,注意力更多在关注朱标。

  见朱标神色平静,欣慰点头。

  启用刘伯温为相。

  为老四。

  可为老四,最终还是为标儿。

  磨刀计划、乡土村社奠基、北征灭元。

  说到底都关乎标儿将来,接手一座什么样的江山。

  ……

  朱元璋视线转移,再次落到李善长身上,“百室?”

  李善长闻声,忙抬头,“陛下,臣支持刘大人出任左相一职!”

  手指微微蜷曲,他心在滴血啊!

  此刻,他就是跳梁小丑!

  朱四郎一个被贬的皇子。

  刘伯温就是因与其产生联系,逃过一劫也就罢了。

  如今还要担任左相?

  “尔等呢?”朱元璋看向百官。

  “老臣支持!”宋濂第一个站出来支持。

  刘伯温的才华,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没能担任宰相,辅佐君王治理天下,简直就是天大的遗憾。

  眼下,朝廷正要推行乡土村社。

  刘伯温这样无私公正之人坐镇,最合适不过。

  宋濂想着,紧接激动高呼一声:“陛下圣明!”

  太突兀。

  朱元璋都被吓了一跳。

  随即,唇角向两边咧开。

  宋濂这个老东西,就是个老学究。

  他若非真认为你圣明,绝不会为任何人、任何事拍马屁。

  “臣等支持!”

  “陛下圣明!”

  ……

  太子系回神后,率先支持。

  刘伯温做宰相,总好过朱四郎做吧?

  其他官员紧随其后,高赞朱元璋圣明。

  一方面,皇帝摆明了选定刘伯温,且刘伯温的威望、能力都足够。

  一方面,刘伯温总比朱四郎好!

  朱元璋很清楚百官心中想些什么。

  哼!

  腹中微哼道:‘将来,咱肯定会让老四来朝中为相。’

  取消相制,还得老四和他配合。

  他也让老四,担任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,把这个殊荣留给老四!

  不过,在此之前,老四得先去地方为官,历练一番。

  大明靠山柱石。

  要对大明的民间、官场、军队,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。

  想到这里,随即说道:“既然尔等都同意,此事便定下来了。”

  话罢,给太监使了个眼色。

  太监拿出圣旨,“状元郎朱四郎接旨……”

  朱棣忙跪拜听宣。

  “命状元朱四郎,前往福建建宁府,建安县担任县令,于建安县推行乡土村社,准许朱四郎带走全部亲兵,朝廷供养……”

  小太监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。

  准许朱棣带上五百兄弟。

  还有,准许朱棣带上土桥村孩子们。

  准许朱棣,在建安县,先斩后奏。

  ……

  在百官震惊中,早朝结束。

  “朱四郎当个县令,还要带五百亲兵?”

  “最可笑,陛下还准许朱四郎带上土桥村孩子?这分明就是要把那些孩子,培养成朱四郎死忠!”

  “陛下到底要干什么!”

  “别忘了,朱四郎还有一项权力?”

  “什么权力?”

  “御赐金牌!”

  ……

  御书房。

  朱棣脑子还稀里糊涂,跟在朱元璋身后走入御书房。

  老头子突然对他这么好,有些不适应。

  朱元璋落座,见朱棣怔怔出神,没好气笑道:“咱是你爹,对你好点,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?”

  话中,满腹苦涩。

  洪武九年、十年。

  做的太过了。

  以至于直到现在,老四对他都有所保留。

  “知道爹为何让你去福建建宁府,建安县吗?”

  他给老四准备的东西,还不止这些。

  这回,他还为老四的未来,做了规划准备……

  就当是弥补洪武九年、十年吧。

 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dd567.cc。弟弟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dd567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